2025年8月20日,友道科技组织开展“新起点?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专项培训”,深度解读前沿解决方案,分享实践案例,为后续业务推进凝聚共识。
一、2025年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规划
友道科技副总裁刘延涛从公司战略层面,系统阐述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三大领域的解决方案框架,明确产品研发方向与核心竞争力构建思路。
(一)专业布局清单
针对高职、职业本科及本科不同层次,梳理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方向的核心专业。高职涵盖工业互联网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18个专业;职业本科包含工业互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技术等15个专业;本科涉及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等10个专业,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
(二)新技术新方法赋能新工科实践教学
数字孪生构建全要素高逼真实训环境:以数字孪生技术复刻设备、场景等实训要素,搭建与真实操作一致的虚拟环境。学生可沉浸式演练复杂流程,突破时空与设备限制,快速提升实操熟练度与应急处理能力。
机器学习为教学评价装上“智慧大脑”:机器学习自动分析学生作业、实训数据等,生成个性化评价报告。精准定位知识薄弱点与技能短板,替代传统人工主观评判,让教学反馈更科学、针对性更强。
知识图谱 + 大模型打造智慧课程“新引擎”:知识图谱梳理学科逻辑,大模型按需生成案例、习题等资源。二者结合构建动态课程体系,实现知识点智能关联与内容精准推送,助力高效备课与自主学习。
数智人技术点亮课程资源与教学交互:数智人化身虚拟教师,开展仿真授课、答疑互动;还可生成多样化教学素材。打破传统课堂局限,以生动交互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场景。
(三)数智化改革
围绕设备管控、安全保障、教学服务等核心环节,提出全方位数智化改革举措:
1.设备智能管控:通过智能电源硬件??橛胱刺觳馍璞福迪质笛祷啬诟骼嘤布璞傅囊患鼗⒆刺凳奔嗖?、利用率统计及软件使用情况分析,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维成本。
2.安全保障升级:部署智能锁、人脸识别??椤⒒魇泳跸低臣笆悠导嗫厣璞?,实现远程开锁、人员身份验证、人数统计及安全预警;引入机器狗进行安全巡检,补充人力巡检短板,全方位保障实训基地安全。
3.教学服务创新:打造人工智能问答系统、数字人IP及人形机器人,为师生提供全天智能答疑服务;开发预约管理系统、数字化教学平台及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库,支持设备远程实训与个性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教学过程数据,实现教学改进与课程思政融合。
4.环境与数据升级:构建3D虚拟互动平台与数据监控分析平台,实现设备利用率、实训室预约情况等数据的可视化管理;采用互动式装饰与智能照明通风系统,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二、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方案案例分享
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郑伟介绍了六大解决方案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展现了公司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尝试。
(一)机电技术综合实训平台
采用虚实结合技术,将虚拟场景与实际控制器进行信号连通,涵盖空调系统、排水系统、车站照明、低压配电、垂直梯等多个实训???。平台支持PLC编程、电机控制、车站机电设备逻辑等实训内容,配套12个项目的课程视频资源,可培养学生在安装、布线、检修及维护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助力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的核心知识。
(二)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方案
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算法科研与创新,配置人工智能综合科研平台、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智能履带机器人、人工智能-通信与控制科研系统等硬件设备,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AIStation等软件系统。重点培养人工智能训练师、软件开发、场景应用等核心能力,可支撑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智能识别等实训项目,同时服务科研创新与产教融合,助力申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应用工作站实训室
实训室构建“设备层—边缘层—平台层—应用层”全链条场景,包含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应用工作站、工业场景综合应用PLC实训台及配套环境监测系统。支持通讯协议应用、工业设备接入、边云协同、PLC系统与工业现场总线等实训内容,采用企业级平台与标准化接口,兼顾教学需求与产业对接,培养学生设备接入配置、数据建模分析、工业APP开发等关键技能。
(四)智能制造创新实践中心
实践中心规划工业机器人综合创新实验室、3D打印机械创新基础实验室、工业机器人机电装调实验实训室等六大分区,形成“单机技能→系统集成→智能产线”三级能力培养体系。配备协作机器人、3D打印机、智能高速五轴数控机床、智能制造生产线等设备,支持机器人编程、3D打印设计、工业机器人装调、精密加工、智能产线运维等实训项目,可满足教学、竞赛、科研及企业服务等多元化需求。
(五)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依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建设智能制造一体化生产线、饮料生产线及焊接生产线。一体化生产线集成PLC编程、工业机器人、AGV搬运、数控加工、视觉检测等技术,可完成柔性化加工、自动传输等实训项目;饮料生产线涵盖下单、订单优化、入库、交付及大数据分析等模块,培养学生在传感器应用、PLC编程、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焊接生产线由工业机器人、焊接电源、清枪剪丝工作站等组成,聚焦焊接操作、机器人编程及安全防护等实训内容,培养高素质焊接人才。
(六)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中心
包含小型自动化实验室、数字化工程控制系统S7-1500、智能制造机电系统工程师认证平台等多个模块。小型自动化实验室满足维修电工中高级技能培训;S7-1500系统可开展变频控制、机械手控制等实训;认证平台涵盖传感器、气动技术、工业物联网等实训内容,助力培养具备跨专业复杂任务处理能力的“新工程师”;同时建设数字化双胞胎实验室、电气安装实验室等,支撑技能鉴定与产教融合。
三、典型轨道交通方案案例解析
解决方案工程师张琳玲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及多款产品的技术亮点,展示了友道科技在轨道交通教学领域的深厚积累。
(一)城市轨道交通智能驾驶实训基地
基地涵盖FAO模拟驾驶平台与OCC一体化调度实训区,可实现全自动运行(FAO)、人工驾驶、调度中心等多场景模拟。FAO模拟驾驶平台支持传统人工驾驶与GoA3/GoA4自动驾驶模式,包含应急故障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等实训内容,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实现动作与语音识别及自动评分;OCC调度实训区仿真真实运营控制中心,支持多线路一体化运营场景,可开展列车唤醒、自检、进出站控制等实训,实现调度、司机等多岗位协同培训。
(二)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实训基地
基地仿照真实地铁站布局,分为站厅层与站台层,集成智能安检、票务管理、综合控制、站台门等多个实训区域。配备金属探测安检门、智能自动售票终端、数字化屏蔽门、智能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等设备,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开展安检操作、票务处理、设备监控、应急处置等实训项目。通过智能运控系统实现数据全息感知与多系统一体化控制,支撑多岗位一体化实训与智能化考核评估。
(三)其他创新产品
1.数字人虚拟助教教学平台:基于大模型技术,以教师数字分身和知识问答机器人形式参与教学全流程,支持课程内容智能生成与实时更新,深度融合轨道交通岗位技能图谱,助力教学效率提升。
2.铁路接发列车实训虚拟仿真平台:参考行业标准制作,模拟真实接发列车作业流程,包含地面光电站场显示系统、计算机联锁仿真系统等,支持信号员、值班员等岗位的岗前培训,可预设多种演练场景,实现“入职即可上岗”的培养目标。
3.列控仿真实验平台:构建高度逼真的列控系统仿真环境,包含无线闭塞中心RBC切换、ATP防护功能、信号机点灯控制等13个实验项目,面向高速铁路信号控制技术专业,支持科研与教学实训。
4.城市轨道交通通信虚拟仿真系统:精准还原通信机房、轨旁设备及列车运行环境,集成设备认知、标准化巡检、故障诊断等??椋ü鞑蹲郊际跫嗖獠僮鞴娣缎?,降低实体设备投入与维护成本。
5.城轨牵引变电所虚拟仿真软件:包含设备认知、监控巡检、倒闸操作演练、预防性试验、故障处理五大模块,高度还原牵引变电所运行状态,支持多种电压等级操作与试验实训,提升学生对变电所系统的认知与操作能力。
6.钢轨探伤虚拟仿真软件:构建高逼真作业场景,涵盖试块认知、探伤仪认知、伤损认知等??椋D饽覆挠牒阜焯缴巳鞒?,支持一日标准化作业与仪器性能测试实训,助力掌握钢轨探伤核心技能。
7.智能化屏蔽门教学平台:行业首创教学考试平台,支持教师机远程下发考题,学生端实体设备实操考核,系统自动评分并生成成绩报告,可配套拍摄教学视频,满足轨道交通类院校教学实训需求。
此次专项培训不仅全面呈现了友道科技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积极探索成果,更凸显了公司从轨道交通核心领域向多元技术领域拓展的战略布局。依托在轨道交通教学装备与实训解决方案上的深厚积累,公司正稳步将技术优势延伸至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根基、多领域协同发展”的业务生态。
未来,友道科技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多领域技术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融合,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贡献更大力量,实现从轨道交通领域向综合性工业教育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跨越。